围绕“一条鱼”,盒马再次卷起预制菜。近日,盒马正式发布水产预制菜系列新品“盒马宝鲜”,推出了一系列水产预制菜。
今年夏天,叮咚购买蔬菜、拳击虾和其他水产品预制蔬菜的销量显著增加。6月,北京拳击虾销量环比增长10倍以上,烤鱼等品类增长4倍以上。
生产端,国联水产自深度布局水产预制菜以来,已经打造出面包虾、调味小龙虾、烤鱼、酸菜鱼等亿元级销量大单品。河南的预制菜企业农都农业、澳嘉食品也在今年扩大产能,进一步加码小龙虾、甲鱼等水产预制菜。
水产品类,被称为预制菜领域的天花板。数据显示,中国水产预制蔬菜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2026年,中国水产预制蔬菜市场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占整个预制蔬菜规模的四分之一。然而,低口味还原、产品同质化和高物流成本是制约水产品预制食品标准化和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水产品预制食品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创新。
酸菜鱼、小龙虾,预制菜爆品多为水产预制菜
在盒马,鲜食烤鱼常年稳居预制菜销售榜首,仅烤鱼一个单品年销售额可达2500万元。近日盒马推出的水产预制菜系列“盒马宝鲜”,首批上架商品包括9种淡水鱼、5种海鱼、牛蛙等。除了整鱼,针对“一人食”、火锅等不同的消费场景,盒马宝鲜还上线了鱼柳、鱼片等,满足不同场景的消费需求。
水产品类,又被称为预制菜领域的天花板,对供应链的要求更高。盒马国家水产品采购总监刘胜兵表示:“盒马之前主要从事水产品供应链的建设,向全国销售来自世界各地的水产品,但我们发现,许多消费者高频消费的民生水产品仍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因此,我们将深入挖掘水产品的垂直供应链,通过水产养殖和加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解决基础水产品的消费痛点。”
目前大家熟知的预制菜头部爆品多为水产预制菜,例如酸菜鱼、小龙虾、佛跳墙等菜品。
酸菜鱼是川菜的经典菜品,现在已经突破地域限制,拥有广泛的消费客群,是率先跑出的预制菜大单品。行业机构统计,在2022年中式半成品预制菜销售额中,酸菜鱼占比最大。国联水产品此前披露,自水产品预制菜深度布局以来,以打造大型单一产品为产品拓展核心,现有销量1亿元的大型单一产品,如酸菜鱼、烤鱼等。
小龙虾也是预制菜“顶流”选手。预制菜肴使小龙虾不再是季节性的有限食品。它们一年四季都有稳定的供应。此外,与新鲜小龙虾相比,预制菜肴保存时间长,成本低。“懒惰的做法”也适用于当代年轻人和家庭用餐场景,他们很少做饭。丁咚购物相关负责人告诉大河财经立方记者,“拳击虾”上线一个半月的销量就突破了1亿。今年夏天,丁咚购物拳击虾等预制水产品的销量大幅增长。6月份,北京拳击虾销量环比增长10倍以上,烤鱼等品类增长4倍以上。
另外,麻辣甲鱼等特色预制菜也占有一定的市场。澳嘉食品位于河南省信阳市修川县,依托当地甲鱼的原料和品种优势,大力发展甲鱼预制食品业务。去年下半年,甲鱼预制食品销售额近500万元。澳嘉食品董事长刘杰表示,新车间将投入使用,以扩大甲鱼等预制食品的产能。
高速增长,我国水产预制菜规模已超千亿
近年来,中国水产品消费总体呈上升趋势。2022年,中国水产品消费总量达到4.6亿吨,其中淡水养殖产量达到2.2亿吨,海水养殖产量达到2.0亿吨。在消费升级和消费者对健康饮食需求的推动下,我国水产品加工业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水产供应链的不断完善,消费者对于水产预制菜需求越来越高。
去年,盒马对消费者水产品进行了市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6%的受访者在购买水产品时需要预制处理,难以处理的水产品预制蔬菜更容易接受。其中,“厨艺小白”对于水产预制菜的需求最高。年轻消费者更偏爱购买水产预制菜。最常购买水产预制菜的用户中,19~25岁人群的占比最高,为36%。消费者在购买水产预制菜时的关注焦点分别为新鲜度、性价比、产地/是否是地标特色、是否是当下时令品、商品丰富度等。
刘杰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年轻人不会做饭,也没有时间做饭。预制食品是一个很好的补充。“特别是对于生产具有门槛和特色风味的食品,如小龙虾和海龟,它们将成为一个大项目。”。
据艾媒咨询统计,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其中,2022年中国水产预制蔬菜产业规模将达到1047亿元,同比增长22.3%。预计未来中国水产预制蔬菜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到2026年,水产预制蔬菜市场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占预制蔬菜总规模的四分之一。
目前,水产品预制蔬菜主要由鱼和虾制成。经常食用的水产品预制蔬菜主要是酸菜鱼和烤鱼。此外,小龙虾、佛陀跳墙、扇贝、牡蛎、海龟和牛蛙也在市场上逐步推广。行业人士称,目前市场主要以B端企业用户商家为主,C端个人用户也在快速上升。
产品创新、节约成本,水产预制菜品质化发展面临挑战
近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发布《2022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水产加工企业9331个,水产加工品总量2147.79万吨,同比增长1.07%。其中,海水加工产品1709.15万吨,占海水产品总产量的49.4%。淡水加工产品438.64万吨,仅占淡水产品总产量的12.9%。
中国渔业协会会长赵兴武称,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世界上每5条人工养殖的鱼,就至少有3条来自中国。淡水产加工行业仍然是一块待开发的蓝海,同时也意味着淡水产加工行业比海产品难度更大。“水产预制菜大有可为,食材仍是生产过程的难点,水产预制菜高质量发展之路任重道远。”赵兴武称。
盒马CEO侯毅认为,预制菜发展趋势不可逆,“预制菜,好吃才是王道”。预制菜的成功关键,取决于食品工艺及技术的持续进步。当下预制菜行业面临的最大机遇与挑战是食品的还原度。同时,在商品同质化严重的水产预制菜赛道,从源头食材入手,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行业人士认为,预制菜行业玩家众多,格局分散,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此外,行业专业人才短缺,预制蔬菜加工技术水平不符合预制蔬菜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冷链和物流配送能力不足,成本高,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这些是制约水产品预制蔬菜标准化和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农业首都农业总经理王新义表示,水产预制蔬菜应更加注重绿色种植和养殖,减少添加剂的使用,注重生产过程中的灵活联合生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水产预制菜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创新。刘杰表示,在当前市场的多重需求下,预制蔬菜企业应该从一开始就做出自己的特色,用更多个性化、创意化的菜肴吸引消费者。从目前的餐饮市场来看,除了口味,创意产品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在消费者选择时。另外,要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技术水平,降低冷链物流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