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飞
深圳市观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
我们这批互联网人进入农业领域,其实是有充分调研市场。我见证了观麦及全资子公司小农女从无到有,以及2015年资本市场寒冬下,公司业务数次转型升级,从弱小走向茁壮全过程。
负责小农女广州分公司那两年,深刻体会到餐厅食材配送的辛苦,经常是,白天要参与销售及客服团队管理,晚上要参与采购、分拣、配送供应链团队的沟通,经常是“连轴转”,累了就在车里面睡一小会,然后起来接着干。最长的记录是换仓库系统三天三夜没睡,现在,小农女to B餐厅食材配送业务已实现全面盈利。
也正是这2年多里,多次业务模式调整,让我们逐渐摸清了如何运用阿米巴模式更有效地建立和管理团队,从而摆脱“低价烧钱”模式,让食材配送生意回归健康”。
两年多的磨练,让我们真正理解了,如何运用IT系统为食材配送商提升效率。
我们目前针对高校饭堂,设计的管理云平台,到底改变什么?
比如,我们正与广州某大学合作项目。调研发现,它有六个食堂,每天需要的蔬菜、鲜肉、冻品、粮油、干杂等食材都是各个食堂下单员,通常是主厨向饭堂饮食中心采购部下单,下单方式都是手写单,采购员按需求拆分品类,分别下单给各个供应商供应商配送至各个饭堂,食堂收货人签收。最后,高校财务定期对配送单进行审核支付。
整个过程中各个食堂的下单、审核订单、汇总等环节很少用到电子表格,基本上都是用计算器和纸笔操作完成。
可以看到,这种统计订单效率非常低,占用采购、管理人员大量时间,而且很容易出错。比如五花肉,做红烧肉和做小炒肉的用的都不一样,下单员在下单的时候不细化就很容易出错。采购员也是手写订单给供应商,经常用简称,会出现产品描述不清楚,导致送错货,退货补菜时间上就会耽误。
如果运用互联网工具,进行电子化下单,每个采购下单,直接绑定到供应商那里,每天订多少大白菜,定价多少,就能够非常透明。在电子平台上,每个食堂需要怎样的五花肉,可以标注出来。不用担心下错订单的问题。而且改单、修改重量等场景,均可在系统内进行标注,确保信息对称,实时同步给财务部,,确保了多级沟通效率,真正做到阳光采购。
这是传统企业内部ERP软件无法实现的,传统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并不重视对内部和外部信息交互和协同,对于高校来说,单个食堂内的管理,不注重食堂间的管理,更不注重跟供应商们的管理,高校食堂供应链管理,需要互联网化升级。
食堂向供应商订单电子化后,供应商便可以随时在手机上查看订单,及时备货。系统也支持一键打印,方便供应商将订单直接打印出来。另外,供应商与学校的对账完全电子化,供应商可实时查看到当前结算周期内的结算金额,如果遇到问题可及时与学校的采购及财务沟通。
整个流程下来,可有效帮助供应商降低人力成本和财务成本。节省一个分拣工人的费用,一年也能省大几万人工费用。而且账也清晰透明了,一些想做大,想介入资本的配送商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再者,传统手单造成配送商与饭堂之间的沟通对账结算效率很低,导致账期被变相拉长至60天以上。而电子单可以及时对账,通常情况下可以降低0.5%以上的财务成本。
再有,食品安全管理。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要求配送商,必须将其上游供应商检测资质证明文件,每日上传至系统,当然如果是采取自检方法,也需要每日上传自检信息。
这个系统每天的检测报告都是电子版,避免传统纸质单丢了,不清楚的难题。同时,我们引入食药监局等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平台产品进行抽检,并录入系统,形成检测大数据,有劣于分析预警,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假使广州十所高校,都用了这套系统,会产生什么效果?
比如广东本地菜心,天气的变化、雨水和温度都会影响农药残留分解速率。通过平台,可以形成整个高校系统的农药残留舆情检测数据。比如预测到,5、6月份是农药残留高峰期,就可以提前预警,建立诚信合格配送商数据库,确保食品安全。
学生及老师作为饭堂用户,有什么建议,菜好不好吃,云平台有个便捷之处,通过扫描食堂桌子上二维码关注食堂微信号,与食堂进行互动,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可查看食材检测报告,如果遇到身体不适或其他投诉,可迅速向食堂进行投诉,有了反馈的渠道,可以降低舆论压力,及时处理风险问题。食堂也可以加入一些运营活动,比如“最受欢迎的菜式调查”、“最佳服务窗口评选”等,提升用户参与,和满意度。
通过这样的平台,将供应商、食堂、监管部门和学生链接起来,形成闭环通路,真正做到全程可溯源。整个系统下来,就可以有效地建立线上智能竞标,通过舆情分析,第一道筛选具备投标资格的供应商,第二道按照竞标规则提交材料进行竞标,更加公平公正公开。
当然,做企业必须要考虑运营成本的问题,也就是商业模式的探讨。
有这样一个数据,广东省大专以上普通高等院校有140多家,大多数都有专门后勤集团支撑,相对比较规范,食堂整体外包或转包的比例不高。而全国来说,更是有25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光是高校一个应用场景,市场容量都足够大。拿出食材采购0.5%的预算去购置这个平台,对学校来说也是合理的。
很重要的一点的是我们虽然是做软件服务的,但是我们自己做过食材供应链管理,带来的优势是我们更懂客户需要什么,甚至比客户自己还更了解。
我们已经与广州一所知名大学开始合作,正在磨合阶段,广州其他几个学校也在洽谈中,其他省份如河北、江西、山东的不少学校和一些相关人士也有不少来咨询。当然建立市场的认知、对平台的价值认可需要时间,也需要很大的教育成本。目前还处于市场教育阶段。
一个有价值的新生事物,要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就需要更多的人了解参与进来,我们也欢迎对平台价值认可的朋友,一起合作共同推进高校食堂互联网+,共同打造高效、健康、安全的智能食材供应链协同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