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东榆:中国农副产品配送第一人_观麦科技 - 深圳市观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你知道吗?中国农副产品配送行业至今已有32年历史!
这个行业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伟大进程,为中国农民和市民做出了极大贡献!
但是,这个行业的人却一直默默无闻地辛勤工作着,极少为外界所知。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观麦推出【中国农配100人】系列文章,整理报道影响中国农副产品配送行业的100位重要人物,与数百万业界同行重温他们当年的创业精神和创新理念。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希望利用新媒体,让世界重新认识这个被忽视的传统行业!
今天的主题是《郭东榆:中国农副产品配送第一人》
|悲催的转业军人
1982年3月31日,崖县(1984年更名三亚)副食蔬菜果品公司成立,隶属供销联合社,为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4年,22岁的郭东榆刚从部队转业到市副食蔬菜果品公司工作,就遇上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公司经营收入锐减,工资难以发放。
那一年,海南区人民政府刚刚成立,撤销崖县建三亚(县级)市。
▲1984年三亚——香港首条轮船通航
那一年,三亚不过就是一条8米宽的解放路。当年供销社的办公室就位于解放路。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4年——经济理论新突破
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将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进行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
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1984年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在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水平,梳理流通渠道,发展商品生产。
|1984年——中国农副产品商业化流通元年
7月14日,国务院批转商业部《关于当前城市商业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报告》。提出建立城市贸易中心,逐步形成开放式、多渠道、少环节的批发体制;小型国营零售商业、饮食服务业转为集体经营或租赁给经营者个人经营;国营零售商业和饮食服务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
7月19日,国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商业部、农牧渔业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报告》。要求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流通。提出要解决好七个方面的问题:一、发展多渠道流通;二、调整农副产品购销政策;三、改进价格管理办法;四、改革农副产品批发体制;五、加快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六、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七、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经营设施。
同月,武汉市在全国率先放开蔬菜市场,变统购包销为多渠道经营,变计划上市为市场调节,变计划价格为浮动价格,将蔬菜收购站改为交易站,零售菜场货源由分配式或采购式变为产销直接见面,对手成交。
1984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3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升2.8%,全国职工年平均工资974元。
1984年,邓小平提出开发海南岛。
▲1984年,海南农垦实行家庭农场承包
|1984年——中国农民创业元年
1984年《海南日报》对农民积极创业的系列报道:
1月29日琼海县已有570户共1667人上墟镇务工经商。他们在疏理流通渠道,促进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繁荣城乡市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月16日保亭县六成以上农户办起了家庭小农场近1万个,共种植热带经济作物3万多亩。
4月4日文昌县农民陈义河把连年亏损、负债累累的重兴椰子糖果厂承包下来,并立下“军令状”:每年缴交利润2万元。
5月11日琼中县农民陈民引进20万资金,成立股份联合公司,承包开发经营1.2万亩荒山。公司由5人组成董事会,并聘请6名经理,还以合同形式,雇请了46名职工。
6月4日黎族苗族自治州制订12条规定减免农村税收。
9月11日保亭热带作物研究所实行科研承包,逐步变行政管理为经济管理,促进了科研、生产的发展。
11月3日儋县涌现出484家食品加工专业户,共有从业人员1700多人。他们以当地出产的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为原料,生产各类大众化食品50多种。共创产值375万元,利润76.55万元。
12月14日乐东县集市点增加到49个,进墟镇经商的农民有2400多户。据统计,今年全县集市贸易成交额达1400余万元,比1983年增加52%;上市农副产品品种增加,大米、鲜蛋、毛鸭、鲜鱼、仔猪、蔬菜等比去年成倍增长。
|艰苦奋斗26年,郭东榆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4年,郭东榆转业到三亚市副食蔬菜果品公司后,面临工资难以发放的困难,郭东榆用毅力和决策力,带领一帮面临下岗的工人成功实现再创业,让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重新焕发生机。
多年来,郭东榆积极帮助农民推销瓜菜,增加农民收入。瓜菜销售是三亚市副食蔬菜果品公司的主要业务,他前往上海、广州、兰州、武汉等地,利用自己多年的经验和销售渠道,积极开拓瓜菜销售渠道,大力推销冬季瓜菜和水果,帮助三亚及周边地区农户解决瓜菜滞销问题,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历经长达26年的艰苦奋斗,2010年,48岁的郭东榆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年轻的农配创业者总想一夜成名
对比行业前辈26年的默默无闻,互联网时代的年轻创业者总渴望一夜成名,出口就是颠覆传统,就要革命,就要干掉他们,分分钟要打败老前辈。
年轻人,你是不是过于浮躁?
|互联网时代的三亚市副食蔬菜果品公司
2016年,三亚市供销合作社正式跨入互联网时代,全年投入120万元组建市级供销农副产品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同时投入45万元建设3个村级农产品电子商务终端网店。
同时,供销社种植常年蔬菜基地300亩以上,大力支持三亚副食蔬菜果品公司利用经营配送网络优势,优化经营配送业务,组建经营配送团队,引进和发展一批有意联盟的平价超市,为三亚“菜篮子”计划打造一条从生产到配送到销售的平价供销链条。
至2016年,三亚市副食蔬菜果品公司已经对外投资四家公司:
三亚鑫亮点供销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海南福全兴实业有限公司
三亚利民供销产业园有限公司
三亚供销社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我们真心祝福这家比三亚市历史还久的农配公司在未来越做越强!
郭东榆,男,汉族,1962年2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三亚市副食蔬菜果品公司经理。
艰辛创业32年,他是中国农副产品配送行业的骄傲!
让我们一起向“全国劳模”致敬!
1984年你在哪里?你对互联网年轻人的颠覆有什么看法?你对劳模郭东榆有什么话想说?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