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入库成本核算方法中,不同的计算方式会有不同的成本,不同的成本又会影响到定价。一个成本,一个收入,都跟“利润”有着紧密的关系!为了满足大家对账目准确性的要求,经过紧密的开发更新,观麦进销存系统现已同时支持先进先出算法,加权平均算法,满足客户更多的使用场景。
事关账目
老板们怎么可能不搞明白
“加权平均”和“先进先出”
这两种库存成本核算方法有什么区别?
那就跟随小麦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这两种算法是什么计算逻辑呢?
分别能帮助您解决什么问题?
同样是这样一个场景:
1、某仓库1月17日,采购A商品10件,每个10元;此时库存数量为10件,库存金额为100元;
2、1月18日,采购A商品5件,每个12元;此时库存数量为15件,库存总金额为160元;
3、1月19日,销售A商品12件,销售单价为20元;
那么,按照两种算法,各得出什么结论呢?
“加权平均”
加权平均算法:
以商品的进价均价来作为商品的成本出库,即将采购历史中所有该单品的数量乘以其对应的真实采购价后求和,再除以这所有单品总数量。
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加权平均算出来的采购后库存成本就是:
库存成本单价
=(1010+512)/(10+5)=10.66元
总毛利即:
(20元—10.66元)*12=112.08(毛利)
以此类推,每次采购价不一样,采购均价自动就会根据采购价进行调整。
“先进先出”
先进先出算法:
顾名思义,就是先入库的商品,出库时优先出库,并按当时入库的进价作为出库成本核算利润
那么采用先进先出算法算出来的采购后库存成本就是:
由于1月17日采购了A商品10件,所以此次出库12件,优先核算先入库的商品;但还差2件,剩下的2件就从1月18日进货的5个当中减去;那么成本和利润就如下计算:
(20元-10元)10件+(20元-12元)2件=116元(毛利)
其中,第一部分的10个,成本按10元计算;剩下的2个成本按12元计算
所以
采取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
软件核算出来的毛利也不一样
老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灵活选择不同的成本核算
如果您觉得成本核算哪种方式都可以
但是您有商品保质期记录
存放货位记录等需求
建议您选择“先进先出”的算法
您可以联系您的专属顾问为您开放权限
未来观麦依旧会不断更新各个系统功能,尽量做到每个细节完善化,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系统服务。如果你还在为进销存系统烦恼,不妨试试我们最新版本的进销存系统,申请免费试用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