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配100人】食材配送下一个风口在农村_观麦科技 - 深圳市观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年轻人进入送菜行业,往往被家人认为“太苦逼”、“没面子”、“没前途”。
其实,中国农副产品配送行业至今已有32年历史。这个行业的人一直很低调,极少被外界所知。他们中间既有大学生,也有公务员,乃至市长。
为此,观麦推出【中国农配100人】系列文章,梳理这个行业的100位重要人物,看看他们如何把送菜做成一件“很牛逼”的事情。
▲图为四川康源农产品有限公司创始人付德彬
本期主题《付德彬:五次转型后,迎来总理视察;第六次转型,瞄准乡村食材配送,抢占下一个风口》
▲第一次转型:从“打工仔”到“水果佬”
1966年农历7月25日,在四川简阳长河乡一个农民家庭,付德彬出生了。
1984年,付德彬从简阳高中毕业,经人介绍,进了成都的一家自行车厂当学徒工,月工资只有32元。
那时候,他最大的梦想是买一台黑白电视机。
有一次,付德彬在逛街时,发现路边有人兜售柚子,价格三块五毛钱一个,买的人还不少。付德彬一直想做点小生意,觉得卖柚子应该不错。
第二天,他跑到批发市场询问柚子的进货价,才一块多钱一个,利润翻了两倍。这让付德彬信心大增。他直接把身上仅有的32块钱,全部进了柚子沿街叫卖。两天后,付德彬就赚回了30多块钱,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
他直接放弃了自行车厂的工作,全心创业,当起了一名“水果佬”。
1990年,24岁的付德彬通过沿街叫卖水果,已经成为那时候的万元户。
▲第二次转型:从摆摊到做水果批发
手握1万多元本金,付德彬开始第一次做水果批发。
为了降低风险,他从容易保存的柑橘单品入手,直接从果园收果,批发给水果零售商。
进入批发行业,付德彬比以前更辛苦了。每天凌晨三四点,付德彬就要早早的起床,赶到100多公里外的仁寿县果园去收货。
虽然利润比较高,但都是辛苦钱。自己选果、自己装车,还得帮助农户采果,所有的事都要自己干,连续熬几个通宵是常有的事情。
第一次做水果批发,付德彬就赚了几百块,利润是做零售的好几倍。
做上水果批发后,付德彬老实做生意、耿直交朋友的个性,让他生意日渐兴隆,每年做水果批发的收入都有好几十万元。
1996年,30岁的付德彬个人资产已达数百万元。
▲第三次转型:从水果批发到建水果市场,多元扩张
付德彬创业以来,非常顺利。这让他放开了步子。
除了水果批发,付德彬不仅把经营领域拓宽化妆品、电器和服装等领域。他还与人合伙成立四川果王果业有限公司,进军上游水果种植行业。同时,他还建了一个70多亩的大型水果批发市场。年轻气盛的付德彬,生意横向和纵向都在急剧扩张。
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来袭。
付德彬多元化扩张所导致的问题接踵而至,同时,付德彬在管理上也出现了重大失误。重金投入的水果批发市场一夜之间变得冷冷清清,最后被迫关闭,直接亏损200多万。不久,化妆品公司和电器公司也相继传来坏消息:连续亏损上百万元。
很快,付德彬把之前20年所积累的资产,一夜之间都赔光了。
人生低谷期,学习进修,反思自己,寻找出路
一夜之间,所有的财富都蒸发了。付德彬陷入悲剧的人生低谷时期。
破产之后的付德彬,又回到别人的工厂打工,月薪400元。依靠这这仅有的工资,付德彬去了四川大学,直接报读了MBA课程。
付德彬迫切需要学习,迫切需要反思,迫切需要换个环境。他要让自己静下来,好好想一想:为什么发家需要二十年,而破产却只需要一个晚上。
▲第四次转型:回归水果批发,进军出口业务
在MBA期间,付德彬很快找到了答案:集中资源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2003年,付德彬卷土重来,在朋友的帮助下,他获得了新的资金支持,创建四川康源农产品有限公司,专注水果批发业务,生意很快又有了起色。
除此以外,付德彬还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最开始,他依靠帮美国人组织水果货源以供出口。
虽然帮人组织水果货源出口只能赚5%至6%的佣金,但通过这些合作和朋友的介绍,付德彬清楚了如何与国外水果商打交道,从此摸清了出口的门路。
2006年,付德彬的康源农产品公司出口水果3000多吨,鲜果菜出口量占全省的50%以上。
2007年,41岁的付德彬再度拥有资产2000多万元。
▲第五次转型:进军农副产品配送,销售额过亿元
2008年经济危机再次爆发,传统企业不堪一击。
屋漏偏逢连夜雨,同年,四川发生地震,基地生产收到严重影响,康源公司损失惨重。经营额从上一年7000万直接跌至5000万。
为克服困难,付德彬率领公司再次转型。改变经营方向,重建经营模式,建立新型运行方式。转型后的康源农产品公司,不仅围绕基地生产的时令蔬菜、水果做销售,还提供农产品加工、保鲜冷冻贮存和冷链物流服务。
康源公司的配送业务覆盖:机关、学校、部队;肯德基、爱玛客等连锁餐饮;因特尔、联想、拜耳等企业食堂;沃尔玛、好又多、华润万家等连锁超市。
2013年,康源公司实现年销售额1.6亿元,纳税1571万元。
创业30年后,迎来总理考察
2016年4月24日下午,李克强总理视察康源公司旗下的生态农业园。
付德彬创新的第三代“公司+农户”模式,帮助农民实现了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园区务工等多形式收入,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高度认可。
付德彬向总理介绍,之所以自己为企业取名“康源”,寓意“大众健康源泉”。总理补充说,这个‘康’是健康,也是小康:让吃的人健康,种的人小康。
付德彬信心满满,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做的工作就是希望能帮助农民过上好日子。将农民增收、降低消费成本、减少城市污染等三个方面,作为我一直以来当作特殊使命的事情在做。”
▲第六次转型:进军乡村食材配送
2016年初,付德彬发起成立成都乡村厨师协会,付德彬担任会长,协会成员覆盖成都市8000名乡村厨师。
5月份,付德彬研发出的食材统一集中供应配送平台——乡厨及食材供应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并注册为“宴客”品牌。
成都市商务委提出要求,希望康源公司做好“农餐对接”、“农产对接”、“农商对接”、“农超对接”。特别是“农餐对接”,通过成都乡厨协会、九大碗平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创新模式试点成功后,将上报国务院“深改领导小组”把协会和公司的这种模式向全国宣传推广。
近年来农村餐饮业越来越来繁荣。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成都市市举办“坝坝宴”共28.8万场次、864万桌(次),总人次6912万人次,消费总量51.84亿元。
付德彬下一步瞄准的就是这个50亿元的市场。
———————————————————————————————
中国食材配送,下一个风口竟然在农村?
进军农村市场,如何借助政府的推动力量?如何整合零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