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观麦新闻 > 巨头入局抢占流量,生鲜无人货架背后的供应链战争

巨头入局抢占流量,生鲜无人货架背后的供应链战争

2018-01-09 11:10:00

前文摘要:自16年以来,新零售浪潮此起彼伏。生鲜配送+无人货架是否是生鲜新零售的一个伪命题?生鲜无人货架看似门槛不高,入局者众多,其实隐形门槛正在压迫企业的生存空间。生鲜电商巨头入局抢占流量只是第一步,打造稳定的生鲜配送供应链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最终还是各个企业生鲜供应链的竞争。

巨头入局抢占流量,生鲜无人货架背后的供应链战争

2016年10月的阿里云栖大会上,马云在演讲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新零售的概念在之后喧嚣尘上,引来想要研究马云成功学的人们的疯狂追逐。

那么什么是新零售呢?新零售,即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而随着新零售的崛起,今年的新零售领域的网红爆款之一——无人货架,因其无人值守、无需复杂设备、可快速布点特点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入局。猩便利、便利蜂、果小美、小e微店等诸多平台短时间疯狂抢点占位。

其中有无人售卖机,无人便利店,办公室等模式,通过放置无人便利智能货柜,货柜里的商品以包装食品和饮料为主,用户需要通过支付宝、微信APP扫码开始购买流程,然后机器可识别货品上的条码标签完成自动扣款。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在今年1月至今,无人自助设备领域已披露的融资项目已超过30个,累计金额超30亿元人民币。

多家研究机构指出,无人零售是一个具有千亿规模的市场,无人货架俨然成了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产物。

无人货架热潮

无人货架会得到人们的青睐,从表面来看有两个原因:

1、无人货架就在消费者身边。无人货架刚面世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是公司提供的福利。它就在你工作的地方,与你触手可及,也难怪他们会错认。毕竟最近的便利店也离你有几百米,需要出门,下楼梯等动作。而无人货架只要经过看到自然而然就会想要买点东西,这就极大刺激了消费欲望。

2、无人货架随时提供服务。工作的时候,有时候想喝杯奶茶,叫个外卖也要等至少半个小时,现在只要走到货架前就能拿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需要等待,节省了大量的等待时间,而人是最没有耐心的动物。

但受制于特定的场景和有限的场地面积,无人货架陈列的商品在种类和数量上有严格的限制,多都是以零食饮品为主,SKU数量一般控制在30~100种之间。是否能够满足每个消费者的不同消费需求这一点上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不过互联网人最擅长的就是转换思路,改变消费者的传统生活模式和消费习惯,既然日常零食无法完全满足这些挑嘴的白领,那就开拓其他的种类,生鲜自然而然的就进入了他们的眼界。

生鲜行业新零售

生鲜配送+无人货架?这是破天荒的跨界合作吗?严格的来说,在此之前已经有了先行者,“青年菜君”早在2015年就曾布局社区“自提柜”,努力开辟社区业务,以此打通半成品生鲜流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

虽然最后功败垂成,但也给了无人货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向,生鲜商品及半成品具有高客单价、高毛利、高频刚需和粘性强的特点,只要切中客户的需求,自然会有人来为此买单。归根到底,新消费场景的流量和数据,才是无人货架运营者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业界内都公认生鲜是电商的硬骨头,只要是与生鲜搭上关系的行业难度都需要翻几番,生鲜无人货架同样如此。自12年生鲜电商大战至今,到现在敢做生鲜的玩家基本都拥有自己的生鲜供应链,单纯为了无人零售而自建供应链显然是不现实的。

于是,生鲜与无人货架就成了以来众多生鲜巨头追逐的风口,易果集团宣布与哈米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入局无人货架;百果园宣布与七只考拉、好品、领蛙等无人值守货架公司进行合作,成立“大百果联盟”;生鲜电商每日优鲜推出名为“每日优鲜便利购”新项目;除此之外,京东到家、饿了么、顺丰等互联网巨头也已入局无人货架,推出生鲜无人货架服务。

小型企业入局后还要为供应渠道、销售端烦恼,而在这点上,生鲜电商巨头有着天然的优势,依靠他们自有的供应链和门店网络,可以帮助无人零售做生鲜,实现一日一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鲜商品的新鲜,品种齐全。

生鲜无人货架难点

虽然生鲜配送+无人货架吸引了无数人的看好,但需求高频、保质期短的生鲜是最难运营的品类,目前绝大多数办公室场景下的无人货架,还是只能只能销售常温长保质期的商品。

摆在生鲜无人货架面前的经营难点有以下三点:

其一,选品。场地有限,什么品类才能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生鲜中水果有季节性且是易耗品,只有从不同商圈、不同企业,对生鲜的需求等多个维度去形成用户画像,才能合理进行货品调配,否则不仅是增加了人力成本,也变相的造成了产品的损耗。

其二,运营成本。无人零售货架的主要成本其实是在人力成本以及更多的隐性成本上。就人力成本方面,包括技术开发人员、供应链和运营人员等,每一个货架的运维人员配比其实并不少。如果要实现一日一配,就需要有专人来维护,从运输、送货到卸货,都是一笔笔不小的开销。

其三,耗损率等。在开放货架售卖生鲜,肯定会有挑挑拣拣的现象,按份包装,则难以满足过于个性化和碎片化的需求。补货及回收也是一个难题。生鲜水果一下子卖完了,不可能像其他商品那样从仓库里调度补充;同时生鲜商品具有易损坏的特点,其他的标准商品可以保存很长一段时间,重复售卖。生鲜商品的储存周期不长,销售剩下的商品回收比较困难。

不管你售卖的商品是什么,对于办公室的消费者而言,他是否有购买行为,取决于货架上是不是他想要的商品。糟糕的用户体验,会成为用户流失的重要原因。

供应链是隐形门槛

从上文可以看出,无人货架与生鲜配送的结合虽然很吸引人,但也困难重重。深层里考验的就是企业供应链实力。

好的供应链可以更好地解决商品供应和质量难题:水果生鲜类食品存在保质期较短,对于冷链和保鲜的要求较高,在没有成熟供应链支撑的条件下,损耗很难有效控制。

无人货架看似进入门槛不高,但其实不然,安置货架进入企业只是最简单的一个步骤,而打造稳定的供应链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目前来看绝大部分初创企业并没有自营的供应链体系,这样小规模尚可依靠O2O方式解决,可一旦行业推进战打响,供应链问题会严重拖累企业的发展。而在日常补货以及耗损方面也会造成频繁的运营问题及品质抖动。

例外一个无人货架企业的供应链系统是否成熟完善,直接决定了货架的铺设速度、补货效率、品类增设与调换等。遗憾的是,小e微店、果小美、领蛙、哈米科技、猩便利等小企业都还没有成熟完整供应链。

只有深耕生鲜电商多年的行业巨头,顺势切入无人货架领域的产业玩家,有着更成熟的生鲜供应链、更完备的前置仓以及现成的电商平台用来让货架导流,纵深竞争上有绝对的优势。

生鲜配送行业中虽然已经有观麦这样专业的生鲜配送管理系统,但生鲜无人货架的运营中,单个点位的数据运营,像毛利、利润空间、月流水、补货频率、损耗、运维成本数据暂时还没有一个成熟的运营管理系统来统一管理。

这是否也是一个运营的突破点?有准备的玩家已经在引入专业的生鲜配送系统来解决经营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提高生鲜配送效率,实现进一步开拓市场的战略目标。

结语

有人看好,自然就有人看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经历,我们也要看到生鲜无人零售仍然是困难重重。

曾投中滴滴、ofo、小电而被业界“封神”的朱啸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候直言无人货架不可能盈利。“其实无人货架我也看过很多公司,但我发现账算不过来,无人货架不可能盈利。它每天的销售额不高,然后货损率挺高的。”

生鲜无人零售的未来到底走向何方,没有人知道。对于现在抢占生鲜无人货架的巨头们来说,抢占流量是第一步,最终还是供应链的竞争。

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还是一条增值链。使企业处在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帮助用户有效管理外部供应商、服务商、客户等资源,并实现与企业内部资源的高度整合、业务协同,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提高企业全程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实行供应链战略开发是跨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有效途径。不夸张的说,得供应链者得天下,众多供应链大头抢占新消费场景。只希望在这个背景下专注发展的生鲜无人货架的企业,未来可以走的平坦些,走的更远,为更多的人提供便利。

标签:
相关文章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9:00-24:00

选择下列服务马上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售前客服热线

157-6851-9798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五09:30-19:00

在线
咨询

1对1微信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