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配100人】他用2万起家,如今年产值2.3亿,即将走出国门_观麦科技 - 深圳市观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3月16日:2017中国食材配送互联网论坛&望家欢小农女全国城市合伙人招商会
3月17日:食材配送企业实战培训班
|前言
年轻人进入送菜行业,往往被家人认为“太苦逼”、“没面子”、“没前途”。
其实,中国农副产品配送行业至今已有32年历史。这个行业的人一直很低调,极少被外界所知。他们中间既有大学生,也有公务员,乃至市长。
为此,观麦推出【中国农配100人】系列文章,梳理这个行业的100位重要人物,看看他们如何把送菜做成一件“很牛逼”的事情。
▲图为常德市跃进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李跃进
▲2万起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肯定了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就在这一年,武陵区芦山乡社木铺村45岁的农民李跃进看到了商机决心做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带领家乡人民脱贫致富。
凭着肯吃苦的劲儿,他拿出家里2万元的存款购置了1台打米机,开了一间夫妻小店,米机一响满身灰,米机一停就满处飞。每天起早贪黑,做起了自己的大米生意。
困于没有资金又没有设备,只能自己到农户家里去收购稻谷大米,李跃进跟妻子两个人是忙的团团转。
提起这段往事,李跃进开玩笑的说,他们既是老板又是采购也是小工,每天都恨不得自己有分身术或者三头六臂来处理事情。
那会儿就像游击队,哪里有稻谷夫妻俩就到哪里。每天都是来回的奔波只为节省一点点的开支。
当听到汉寿的稻谷量多价廉,为了赚一点差价,虽然隔着几百里的路程,但李跃进还是天不亮就开着手扶拖拉机赶过去收购稻谷。
那时候的交通极不方便,一路的颠簸实在是苦不堪言,尤其是起得早吃的又不多,在路上很快就饿了,只能忍着饿继续走,只有实在饿的不行才吃一包饼干来充饥。
收到的稻谷一整车几千斤,找人卸又是一笔费用。
李跃进咬咬牙,上下车全都是自己一个人装卸。
就是在这样极力的开源节流,循环往复之下,时间来到了1995年,大米的生意开始有了起色,慢慢的有了点原始积累。
两年的辛苦经营这个时候终于给他换来了1台可以日产260吨大米的新米机,并且为了扩大规模,他也有余力再雇用员工40多人,李跃进和他的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
▲艰难发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众所周知,常德自古就是江南的“鱼米之乡”,这里的大米有着量多质好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自然就吸引了人们来这里发展大米加工业。
既有国家级的行业大佬,中型企业,也有各种小工坊,竞争者众多,鱼龙混杂,每行一步都需要非常谨慎,稍有不慎,李跃进跟他新生的企业都有满盘皆输的危险。
幸运的是,李跃进清楚的明白这一点。
就在公司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产销量在短时间内均得到大幅增长,但产能的提升反而使企业陷入了滞胀,发展的资金和销路均出现了困难的时候。
他发现了只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这个市场上真正的站住脚跟。
因为本地大米加工企业的发展都只是规模上的简单扩张,没有品质上的提升,而行业的形势和市场的需要对大米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这个时候李跃进的公司开始了飞速的发展。
2000年,李跃进率先注册了自己的“跃进”牌优质大米商标。
2004年成立了常德市跃进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实施了企业设备的第一次技术改造,更新了加工生产线,同时产品通过了QS质量指标体系认证。
2005年公司生产的“为天”软米获得湖南省第七届农博会金奖,被授予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
2006年被授予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并获得了相关的贷款贴息和项目扶持。
2007年公司向市农开办申报了6.8万吨高精粮油深加工扩建项目,经专家评估及现场考察,最终立项并获得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项目无偿资金600万元的支持(1期450万元;2期150万元),项目建设投产后,年新增产值38230万元,年新增利税800万元,新增劳动就业岗位50个,带动15000农户5万余人走上种植油料作物的道路,年增加农民收入340万元。
2010年获得第三届“袁隆平科技奖”优秀人物。
2010年整体兼并原常德市皮鞋厂,建成了一个总投资2700多万元的高精粮油深加工生产线。
2012年获得常德市人民政府“常德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
2013年,公司兼并了常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又兼并了常德市凯丰果业。企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粮油产品远销广东、福建、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年产值达到了2.3亿元。
2017年,被推选为常德市农产品流通协会理事会第三届副会长。
▲初触互联网,迅速发展
企业的发展壮大,既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也离不开社会和老百姓的支持,企业做大了,更要懂得感恩和回报社会。
2003年,前半辈子没接触过网络的李跃进第一次接触到远教,了解到了关于大米加工行业的最新资讯。
这个时候他意识到这个互联网绝对是大有可为。
他找到了乡里远教专干,经过多番商量,最后决定依托“远教+公司+农户”的粮食产业化经营模式,利用远教网络培训农户,农户与公司签合同搞订单生产,公司为群众垫付种子化肥款120多万元,发展农户300多户。
2006年农业税费取消后,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公司的定单农业也越做越大,先后在武陵区、鼎城区、汉寿县等地16个乡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5万亩优质香稻、10万亩其它优质稻、油菜籽种植基地,直接带动1万多农户种植优质水稻和油菜,辐射带动周边农户4万多户种植优质水稻和油菜。
▲不忘初心,得之于民反馈于民
2006年全区新农村建设伊始,李跃进先后捐款14万多元用于支持乡村远教站点和通村公里建设。
通过结对的形式,他又帮助10多个困难学生实现了就学梦。
李跃进每年都主动为乡敬老院的老人无偿提供粮油1500公斤。
虽然这些年李跃进在带领群众致富中,付出了一些经济代价,但社会回报给他的不仅仅是较为丰厚的经济效益,更收获了深厚的情谊。
2004年,他因为直肠癌住进了医院,住院后连他自己都万万没有想到,居然有好几十户农民兄弟上医院和公司来看望他。
出院回家后仍有农民兄弟陆续送来鸡和鸭给他补身体。这份纯朴的真情是用金钱买不到的,是李跃进与农民兄弟之间结下的一种深厚情谊。
▲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谈起后面的发展,李跃进说:我们企业现在全市建立了10多个粮油基地,产品从田园到餐桌,从粗加工到精加工,已走出了一条公司+农户+基地的路子。
我们有信心让企业在近两年内成为全国的龙头企业,并漂洋过海,打入国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