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言,商场如战场。在生鲜配送这个靠天吃饭的行业更是被体现的淋漓尽致,网络上流传着一句话:不做生鲜等死,做生鲜找死。多少人是摸着石头过河,遭遇了重重困难。有人黯然离场,有人负重前行,没有人会去关心你中间付出了多少的汗水、泪水,因为生鲜配送从来不相信眼泪。
今年进入夏天以后,我国的气候变化无常,高温酷暑、台风强降水现象屡见不鲜,并且还带来了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一时间蔬菜、水果的价格节节攀升,给生鲜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有些蔬菜的价格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涨幅超过四成,导致了某些生鲜配送商原先签订的合同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格,但合同签订后价格无法修改,只能履约配送,结果损失惨重。
最近很多生鲜老板朋友圈里都在流传一张白萝卜的批发结算单(见下图),这一张单上罗列出这一车白萝卜在东莞市虎门富民农批市场的批发情况,散装+袋装一共28吨,在市场上售卖后,扣除运费及市场费用,最终只剩下5元钱。
我们可以仔细算下,总重:12050kg(散装)+袋装810件(编织袋打包,大概40斤左右,一包16000kg,12050+16000=28050kg,总重量28吨左右即56000斤)
总币:4796+8000元=12795元(不足整数按满5算)
付运费门费:11000元(运费是从产地到批发市场的运输费用,门费是进批发市场交的进场费)
档口费:1800元(没有自己的档口,租用别的菜商档口的摊位费)
核算总费用:12800元
余币:5元(实际是亏了5块钱,12795-12800=-5元),这些还只是从单据里推算出来的数据,实际上还不包括收购人工费、清洗加工费、装卸费用等等。
一大车货拉到市场来,结果入不敷出,这在很多人看来也许很难接受,其实这个在生鲜行业是很正常的事情。做生鲜的,别说是一周,就是上午跟下午的成本都会差别非常大,根本无法管控。有时候你拉了一车货去其他省份售卖,本来在装车时行情不错,但在路上走了几天,价格却刷刷掉了四五毛,卖了半个月,反而赔了两万多。
另外由于农产品本身就属于易腐商品,如何做好保鲜也是关键问题。经常有老板诉苦遭遇了客户的换货,有时候采购回来的货还好好的,送到客户手里却坏掉了。客户要求换货,仓库备货本身不多,还要去市场重新采购,并且换货的油钱都比送这批货赚的多。但也只能硬着头皮换,不能既损失了货物也得罪了客户,结果一整天的辛苦算是白忙活了。
生鲜配送行业是非常残酷的,它就跟海绵一样,吸光你所有的精力。在这里不管你入局先后,是前辈还是新来者,只要进了这个行业,不看付出只看结果。有时候你起早贪黑,每天忙得团团转,到头来却亏损连连,欲哭无泪。
生鲜配送从来就不相信眼泪,只有擦干眼泪继续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