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效数据显示,2018年新注册的配送企业,已经超过10万家,其数量与同年全国创业公司总量不相上下,而配送企业2018年的注册总数也达到了前5年总数的总和,成为历年新高。
当聚焦餐饮端时我们发现,2018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创下了4.2万亿元的新高度,2019年突破4.6万亿元,2020年将跨过5万亿的规模。
2020年疫情之后,生鲜电商更是获得了高度的关注。
疫情期间,生鲜消费、配送到家业务的需求猛增。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2020年1月22日至2月6日的两周内,主流生鲜平台每天的新增用户规模都在1万以上,其中盒马、京东到家和叮咚买菜在2月6日当天的新增用户均超过了4万。
餐饮商家当下面对着“三低一高”的困境,即房租高、人力成本高、进货成本高、利润低,但仍通过换代淘汰,对细分领域进行巩固。虽然我国餐饮行业连锁化率只有 9.2%,相对于美国 (53.3%)、日本(48.9%)较低,但仍能发现其发展势头的凶猛和空间。
可以看到的是,这一连串庞大数据的背后,是生鲜食材供应链的异军突起。
原本“土生土长”的配送行业, 通过互联网模式的“皮下注射”,摇身一变成为头部玩家口中真正的“万亿蓝海”。
这个问题一直是我们深知并感到紧迫的状况,我国绝大部分农产区处在偏远地区。农产区规模小且分散,尚未形成欧美式标准化、专业化、集中作业的农业体系。
而众所周知,农产品本身不是标准化产品,不论大小还是质量,甚至每年的产量均不能统一。
加上我国农业专业化程度低,农产品标准体系不健全,往往使得消费者会从不同批次、不同渠道买到同一产区农产品。
这也就是我们时常可以看到的现象,单是一个“红富士苹果”就会有很多不同的厂商,很多不同的产品状态。
因此,农产品不能形成有效的品牌沉淀,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较低,只能根据“记忆中的味道”简单判断。
反观其他行业,任何一个工业产品,都带着其强烈的品牌属性,甚至是极大程度上倚靠品牌效应进行市场细分,打造消费人群。例如华为的“爱国”标签,格力的“董明珠”。
生鲜电商行业的同质化程度严重。目前,有机生鲜市场尚未达到饱和状态。独特的品牌特征和品质,将是企业占据市场份额的强大动力。
据《中国物流统计年鉴》,国内生鲜流通保鲜量占总量比重仅10%,相比美日约低40%;损耗率约25%~30%,高于美日20%以上;流通环节超过5个,高于美日;生鲜物流成本占总成本比例高于发达国家10%。
我国生鲜流通水平低于国外,证明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农产品电商化的发展顺势而为。
近些年互联网电商的发展,我国农产品交易已经形成了,基于农产品产地市场的电子商务网络,其中包括电子商务交易、拍卖交易、期货交易、农超对接、社区直销等新兴交易模式。
除此之外,还发展到因地制宜的,将不同产地的农产品电子结算、建立数据分析系统。
电商的优化使得新兴交易,不断推进着中国农业交易的发展,不仅让线下农产品交易更为轻松容易,也让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农产品,价格变得清晰透明,这不仅便于国家调控,也便于百姓监督,对百姓的生活可谓是不小的改善。
配送公司也在不断实践着电商带来的进步,在配送领域出现了不少saas系统互联网公司,通过对配送领域的优化,从采购、定价、质检等一系列的细节帮助企业调控着市场和自身发展。
据估计,未来5年我国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将占农产品交易额的5%,涉外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将占1%,农产品移动商务交易额将占2%。
与此同时,因其带来的市场推动作用,农资电商、农村日用工业品电商、农村再生资源电商都将得到较大的发展,到时便会呈现多地开花,行业互通的良好景象。
另一方面,如今正是我国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强势之时,当我们逐渐享受智能家居、智能办公的同时,智能工业,智能农业也在不断发展。
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新视角、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农业种植中,对水与农药的配比监控就能通过精细化的制定,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从这其中便能看出国家的决心,和研发人员的不懈努力,例如农业智能传感与控制系统、智能化农业装备、农机田间作业自主系统等。
多维度多密度的建立全息智能遥感监测网络,对农业进行细致的数据监控,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操作系统,从而更好地对农业问题做出决策和部署。
我国农业的发展,代表着中国中坚力量是否强劲,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因此,未来农业的发展必须是多元化发展思路才行,不仅能够产出高品质保证的绿色农产品,还能将旅游休闲农业、共享农业和体验农业相结合,整合一切资源实现新农业的发展之路。
配送公司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左右着链条的中枢,让市场更为交互与数据化。未来的农村将会是人们适宜居住的地方,亦或是天然氧吧的养老圣地,这样才能最大化的发掘农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