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超市或者一个配送公司开张营业,我们就要面对至少上百种商品,每一类商品、每一种商品都有不同的功能和属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对这些个商品作了诸如质量、容量、体积、功能等方面的规定,那么我们的采购部门在引进商品的时候,收货部门和品管部门收货验货的时候,如何去鉴别所经营的商品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呢?
上次观麦讲了采购如何管理查验原料,这篇就讲蔬果、肉类、水产品的验收标准是什么?验收标准意味这什么?有什么用?现在我们带着这三个问题来看文章。
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例子:
2016年10月,A配送公司配送的上海青不合格。
某配送公司是集收购、种植、加工配送、销售为一体;以蔬果配送为主,为多家超市供货,年销售额为1亿元。
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6年10月委托某检测中心在深圳某百货零售有限公司分店专场抽取上海青样品,经检验,样品“啶虫脒”项目不合格(>1mg/kg),判定该批次上海青不合格。经查实,该批次上海青由A加工配送商送货,产地是云南昆明,进货量18公斤,进货价7.28元/公斤,当天销售9公斤,销售价9.16元/公斤,销售金额82元。
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中: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一)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 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结果就是责令深圳某百货零售有限公司改正违法行为,并罚款50000元。这导致A配送公司在超市这一块名声很不好,业务量直线下降……
这里因为A加工配送商只做了农残快检,没有进行“定量检测”,不知道“啶虫脒”不合格,而且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其履行了进货查验义务。
这其实就是配送公司在验收货物环节没有做好,对食品安全没有重视起来,后果很严重,仅仅因为18公斤的上海青,就直接断送了主营收市场的区域。试想哪一个超市还敢和一个有出现过食品安全问题的配送企业再次合作呢……
如果配送公司在验收的时候就严格按照标准检测,是不是就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了?
其实验收标准就是给配送公司一个参考的表格,在验收的时候严格要求货品质量,这个环节里能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耗。
像新鲜的蔬菜含水量丰富,如果运到配送中心的蔬菜水分流失比较严重,出现干枯的情况,就不能进行储存。因为这样的蔬菜很容易变质,储存时间不长,会造成大量损耗。验收标准就是以防这种情况发生的。
还有些给星级酒店供货的配送公司需要选优质品的蔬果,而蔬菜种类多,有些员工区分不了所有种类,不知道哪些是优质品。此时员工就不知如何辨别筛选,这时一套验收标准就很及时了。
本次观麦整理了一套配送公司的验收标准,希望能帮到大家。
配送公司验收标准
肉类:
1、猪肉类:肉联厂,要求必须是放心肉,交货时需配有动物卫生检疫及屠宰证明,去除筋、杂物,肉质鲜嫩,不注水,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2、牛肉、羊肉类:肉联厂,要求有动物卫生检疫及屠宰证明,去除筋、杂物,肉质鲜嫩,不注水,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肉类配送采用当日采购、当日配送的原则。采购的肉类检查合格后,直接装入冷藏车,利用冷库车的挂钩悬挂,不接触车壁,调节好温度,然后直接配送至客户指定地点,由客户验收。
蔬菜类:
蔬菜类配送采用当日采购、当日配送的原则。当客户下达订单后,配送公司采购经理应携同采购人员一同前往蔬菜供应基地,现场采摘所需要的蔬菜,不采摘过熟或欠熟的蔬菜,采摘完毕后由基地工作人员进行清水清洗,保证菜面干净、无明显泥土、无黄叶、枯死叶、无虫、无杂质。
清洗完后,采用洁净的保鲜筐盛装,按统一标准放置,码放整齐、无破损、大小基本统一,然后装入干燥、整洁的面包车,直接配送至客户指定地点。
水产类:
冰鲜鱼与活水鱼收货标准:运输工具:运输车须经消毒,无污垢,保持清洁。运活水鱼时车上要有充氧设备。
收货要求:冰鲜鱼称重以除去冰水到滴水不成线时再称重。鱼肚以每箱不超过5%烂肚为基本收货标准。如超过此标准,双方协商扣重比率并通知采购,但仍要以顾客能接受的品质为标准。活水鱼收货时要注意供应商是否用充氧包运输,鱼称重时要沥干水份,以滴水不成线为原则,再扣除3%为标准收货。
收货后每箱鱼要放冰盐水(比例3%)进行保养,并储存于冷藏库内。
鱼类品质的好坏(新鲜度)主要从鱼鳞、鱼鳃、鱼眼、鱼唇、鱼脐、鱼鳍、鱼肉松紧程度、鱼皮和鱼鳃中能分泌的粘液量、气味及肉横断面的色泽进行判断。
1、鲜活(鱼虾蟹贝壳类)
2、冰鲜类
3、鱼干
生鲜配送中心验收标准一定要严格,配送商制定好验收标准,严格执行,就能保证储存的生鲜质量会非常好。当然生鲜长期储存,也容易导致质量下降。配送商可以使用生鲜配送系统,提高配送效率。储存的生鲜及时进行配送,就能保证生鲜有一个好的质量和配送效率,生鲜配送就会非常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