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4日,由企研社主办的“链接·创量”食配企业增量研讨会在成都顺利举办。
来自海实利总裁徐名彪、萍萱泽总经理李俊、九洲昌隆总经理易海、四川全彬农业总经理夏彬、以及观麦科技西南区总经理郭宇在会上进行了精彩分享(排名不分先后)。
现场还特邀40多名成都本地及深圳区域食配行业高管代表齐聚,共同研讨食材配送企业增量问题。会议全程气氛热烈,深度剖析了食配企业发展过程中诸如业务增量、场地规划、毛利提升等难题。
在分享如何设置薪酬结构之前,我们先来理解什么是薪酬结构?
是指工资、奖金、年终奖的结构,也就是每个岗位工资、绩效、奖金等比例构成是什么。
薪酬制度本身,就是管理公司的一个抓手。科学的薪酬结构能将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建立连接,满足大部分员工,鼓励更优秀员工,达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局面。
九洲昌隆易总分享到,食配企业在搭建薪酬体系时需要体系化思维,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去识别岗位需求。
除了将员工需求进行分层分类满足,根据员工不同的个人发展路径,去匹配合理的薪酬绩效,更重要的是重建对供应链职能部门的认知。
比如采购这种具备专业性和人员主观能动性的职务,与生产端分拣这种职能不应该放在一起比较,以免因为错误定位产生偏差。
此外,九洲昌隆易总还分享了他个人的管理技巧,他认为管理要激发员工的善意,做到亲身关怀即管理。
通过对企业氛围的塑造让员工融入其中,自然形成管理架构。他每周至少一天进行员工关怀,比如去分拣场地和员工一起工作,或是带着员工进行拓展、吃自助、游泳等。
其次就是把握尺度进行管理,要给予信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管理者只需做好规划决策即可。
对此萍萱泽李总补充到,对于部分岗位来说,设置成业绩责任岗也是不错的方法,让员工薪资做到:低开高走。
这是指工资底薪比例低一点,奖金比例高一点,把对业绩部门的要求表现得更直接,让他们更具主动性去创造价值。
在设计薪酬体系时,食配企业一方面要根据自身情况,结合企业战略和文化,吸取相似发展阶段、相似规模企业薪酬体系设计的经验与教训。
另一方面要考虑各项因素,结合薪酬策略、目标导向与职位特点,对各部门、岗位薪酬模式进行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