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品类“大而全”的商超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被看作是商超流量命门的生鲜供应链企业,如何靠着单品类深耕,做到降本增效?
传统商超想要止损,降低供应链成本和提高生鲜品质,成了扭转局势的关键。
这影响了上游供应链的决策,生鲜配送企业不得不放弃曾经信仰的“大而全”致富经,转而向单品类深耕转型。
近些年来,生鲜配送企业SKU的增加,决定了利润空间的收窄。
一方面,企业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多个品类,意味着单品批量变小,导致企业在采购环节失去了和生鲜供应商议价的优势。
另一方面,随着品类的增多,分拣的复杂度越来越高,耗费的人力物力增多,同时生鲜作为一个非标品,分拣时间拉长后,损耗却相应增加。
可以说,SKU泛滥是生鲜配送企业降本增效的大敌。
生鲜配送企业要备齐各种生鲜产品,以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这个想法本身没有错。
但没有考虑自身的资金、空间、人力、管理等各种资源和经营成本,盲目的扩张SKU,最后只会得不偿失。
与此同时,单品类配送成为了生鲜供应链企业的新趋势。
朴朴的供应链主打单品采购和配送,单一品类如果确定了配送商,朴朴就不会加入其他竞对,免去价格战之忧。
于是,生鲜配送企业一来可以专心选好产品,二来也能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
观麦企研社了解到,签约的配送商给到朴朴的报价,往往比市面价低30%-35%,而且损耗较其他平台低了30%。
他们的经验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单品类供应更有利于生鲜配送企业规模化采购,便于降低成本、提升议价能力,也更能保障供应的品质优势。
结语
在唱衰商超的大环境下,细分品类的供应链领域,仍然具有单点突破的机会。
以生鲜作为切入点,依托单品类建立起优势,不失为一个可行的路径。在供应链条上做得足够厚了,建立起来的壁垒和溢价才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