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走出阴霾的食配企业而言,2023年的重要主题便是“恢复增长”,随着大环境向好,标准化和降本增效诉求持续提升,食材配送产业红利期有望长期持续。
而一些关于配送的重大问题也逐步提上日程,其中供应商直接关系到生鲜配送企业的利润。若想要将配送公司经营好,一个优秀供应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从而择优。
现在市场上食材供应商数量繁多,良莠不齐,食配企业只有客观、科学地评估供应商,进行有效的供应商管理,才能为客户提供价值最大化的产品与服务。而供应商质量评估和审核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质量预防行为。
01 质量指标
采购单位首先要考虑的条件是:采购商品的质量。
对于质量差、价格偏低的商品,虽然采购成本低,但会导致企业的总成本增加。
因为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在企业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影响生产的连续性和产成品的质量,这些最终都会反映到总成本中去。
如果供应商的质量不稳定,首先你的质检成本就会上升,检验时间上升。
而品质的好坏可以用质量合格率、平均合格率、批退率等来描述。
① 质量合格率
如果在一次交货中一共抽检了N件商品,其中有M件是合格的,则质量合格率为:
质量合格率 = M / N * 100%
显然,质量合格率越高,表明其产品质量越好,得分越高。如出现轻微质量问题,需按照1%-3%的标准扣损,一般质量问题,达不到客户要求的情况,选择性收货或拒收。
② 平均合格率
根据每次交货的合格率,再计算出某固定时间内合格率的平均值来判定品质的好坏,如1月份某供应商交货3次,其合格率分别为90%、85%、95%,则其平均合格率=(90%+85%+95%)/3=90%,合格率越高,表明品质越好,得分更高。
③ 批退率
即退货批量占采购进货批量的比率。
如上半年某供应商交货50批次,返退3批次,其批退率=3/50*100%=6%,批退率越高,表明其品质越差,得分越低。
02 交货期指标
交货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核指标。考察交货期主要是考察供应商的准时交货率、交货周期等。
03 价格与成本指标
此处的价格是指供货的价格水平。考核供应商的价格水平,可以和市场同档次产品的平均价和最低价进行比较,也可以根据供应商的实际成本结构及利润率等进行主观判断。
此外,在评估供应商的标准方面,目前大多数食配企业的标准多集中在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价格、交货准时性等方面,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供应商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不能对供应商做出全面、具体、客观的考核,此类问题要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