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卷不动后,餐饮品牌们盯上了县城

来源:餐观局

2024-06-14

如果说拼多多、蜜雪冰城强大的盈利能力,掀起了全民对下沉市场的热烈讨论。

那最近由各省市统计局披露的,北京、上海、深圳1-4月餐饮收入增速罕见陷入“负增长”的消息, 则把一线城市餐饮的“内卷”血淋淋地呈现了出来。

2007年,热播电视剧《奋斗》里,佟大为饰演的主角陆涛的亲爸爸是个从国外回来干房地产的富豪,那时编剧和导演就借陆涛爸爸之口说了一句台词:“一线没有希望了,去小城市!”

17年后的餐饮更是如此,沿着拼多多的路线,放弃一线城市,逐渐下沉到二三线甚至县城,这或许是餐饮人的一个出路。

但市场也一直在变化,有人在下沉市场做餐饮活得美滋滋;也有人仍然摸不着头脑。连“下沉市场之王”蜜雪冰城,复刻自己路径做的幸运咖,也没有跑出来,无法干过星巴克、瑞幸、库迪。

一线城市之外的餐饮到底该怎么做?和一线餐饮的餐饮相比,在下沉市场做餐饮,打法又有什么不同?下沉市场的增长空间在哪里?

01

放弃一线,去下沉市场

各省市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北京1至4月餐饮收入同比下降2.3%,4月单月,北京餐饮收入同比降幅更是达到了8.9%;上海1至4月,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下降2.5%;深圳1—4月,餐饮收入增长0.7%;杭州1-4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9%,4月单月餐饮收入同比下降2.6%;广州市1-4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1%;

1到4月,一线城市的餐饮收入增速几乎全部“罕见”陷入负增长。

而大部分的新一线城市餐饮收入增速也“差强人意”,除了重庆1-4月餐饮收入增速为14.3%,武汉一季度餐饮收入增速9.2%,跑赢了全国餐饮收入增速9.3%外 。

苏州1-4月餐饮收入增速为7.5%,成都1-4月餐饮收入增速分别为6.4%。南京公布的是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增速为3.4%。

也就是说,大部分GDP十强城市餐饮都没跑赢全国餐饮增速。

那餐饮大盘的增长是谁贡献的?很有可能是这些GDP十强城市以外的下沉市场 。

02

下沉市场“有多舒服”?

如果一个记者问两个不同城市老板的一个月房租的情况,可能会发生以下对话。

记者:“你一个月房租多少钱?”

一线城市某餐饮小店老板:“一个月大几万。”

某县城餐饮店老板 :“一年几万块。”

“多少!?”听到数字,两个城市的餐饮老板可能都会不可置信地反问 。

这就是现实,截然不同的城市级别,房租等成本结构也是天壤之别。

而在这样的结构下,一线城市的消费者在精打细算,下沉市场的消费者在消费升级。在哪里做餐饮更容易些,是不是一目了然了?

赵林是一个在小县城开了8家店,每家店一个月净利润3万以上的餐饮老板,他告诉餐观局:“在小县城真正懂营销,能做出一二线城市爆火产品的餐饮人少之又少,所以从一二线回到县城做餐饮,早做就能早赚。”

2023年Q4,快手平均月活用户规模突破7亿;快手老铁每个月的人均消费超过1000元。下沉市场有钱有闲,还是增量,所以一众餐饮品牌把快手当做开拓下沉市场增量的工具,比如瑞幸、半天妖、蜜雪冰城、肯德基等。

QuestMobile数据显示,三线及以下城市90后人群即小镇青年1.06亿,下沉有娃人群即拥有0-18岁小孩人群1.62亿,下沉银发人群即50岁以上人群2.13亿。

03

下沉市场成本低,天花板也低

下沉市场未饱和,人们生活压力小,可支配收入不低,看起来前程朗朗。

但也不要想当然认为下沉就能一定成功,下沉就一定能享受红利。连“餐饮老大哥”海底捞在下沉市场的开拓也没那么顺利。

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在三线以及以下城市同店营收下滑最多,为4.8%;后面,海底捞开始收缩在下沉市场的门店。根据2023年财报,海底捞在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为581家;而这个数字在2020年上半年是611家。

复刻了蜜雪冰城路径,同样花了重金找华与华策划的“幸运咖”,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下沉市场品牌,在9.9元的咖啡大战中,幸运咖的名字较少出现,而在不少各个县城,瑞幸、星巴克、库迪的密度也要比幸运咖多得多。

连靠三四线城市起家的新城控股(吾悦广场所属公司)反而准备回到一二线城市,其董事长王晓松也称:“三四线城市因为人口相对固化,新增客源有限,只能通过客单价来提升广场消费金额,所以天花板会比较低,大部分能达到10亿-15亿销售额就已经不错了,未来不是我们拓展的方向。”

在县城开了8家店的赵林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在大环境没恢复之前,下沉市场一定是比一二线好做的,成本更低更稳定。但这个也是相对的,因为下限低了,上限同样也低了。一个夫妻档,投资几万到十几万,在县城能开一个利润3万以内的小店,但上限也就如此了。而大城市的上限不是小县城能比的,这也是大城市创业的魅力所在。”

如果餐饮人卷不动了,要去下沉市场做餐饮,该如何做?又有哪些“坑”和技巧?

首先,下沉市场的特点之一是,市场容量大但且“分散”,单个地方市场的“容量”可能并不大。

下沉市场容得下瑞幸 、库迪、星巴克,但不一定“容得下”幸运咖。所以,前期一定要做好市场调查,这个市场的容量到底有多大,核心消费人群是谁,他们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比如,在一些县城,选址要偏向乡镇的中心街区,因为乡镇中心街区的流动人口较多,流量高。再比如重庆火锅很火,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在某下沉市场上大学的00后小雨告诉餐观局:“我们学校附近开了一个火锅店,根本没人吃,太贵了,之前天天看老板发朋友圈哭诉说没生意,现在已经降到39元随意吃了。我们还是觉得贵,我们吃小火锅多一些。”

其次 ,下沉市场什么样的品类和品牌更受欢迎?知名品牌,或当地的炒菜馆比较受欢迎。

三四线城市以及下沉市场的消费者,会非常追捧知名品牌。对广大的小镇青年来说,你消费总要有个理由,而瑞幸等品牌热度高、“花活”颇多,颇受小镇青年欢迎。

另外,对下沉市场的有娃一族或下沉银发人群来说,他们最喜欢的是家常炒菜,因为优惠好吃 ,不管是家人聚餐还是谈生意,都非常方便。00后张颖的妈妈,是某三线城市的大学老师,基本周末聚会,都是在朋友开的酒楼里,选一个包厢,点一些炒菜,大家一起吃吃喝喝,甚至酒足饭饱后,还会去KTV唱歌 。

而且 ,在女儿的影响下,张颖的妈妈平时自己也会点瑞幸、库迪等咖啡品牌,但平时喝茶叶,几乎不会主动点奶茶。

下沉市场到底能做什么品类?赵林告诉餐观局:“一定要根据当地市场环境和需求来看做什么。这两年建议,下沉市场更适合做中高客单价的大品类赛道,而一二线城市慢慢要转变成大品类中的小众赛道去做,而且尽量做客单价低利润高的产品,比如粉面类。”

下沉市场同样有一些中高端人群,县城贵妇,但她们可能会面临周末无处可去的尴尬场景。“盯住”中高端人群,这也是下沉市场做餐饮的机会。

另外 ,下沉市场的消费者有什么特点呢?

下沉市场的消费客群相对固定,这是一个存量市场,也是“人情市场”,所以复购和口碑非常重要。要满足好一类客群的需求,他们就会来消费复购,甚至还会转介绍。

下沉市场的容量比较有限。00后小雨称,在一二线城市,我们可能逛累了,就近搜一家店去吃,但如果在县城,我们肯定是在整个县城范围内,在抖音上先提前搜好一家店,再去吃。

一二线城市的餐饮盯着的是效率,三四线城市等下沉市场可能需要的是打发时间。数据显示,三四线城市每周工作时长达到40小时的居民只占35%,一二线城市中则高达50%以上。

没有一劳永逸的路径,但如果在下沉市场找好切入点,可能会赢得“喘息之机”,发现“另一番天地”。

相关热点

观麦生鲜配送系统
下单、采购、分拣、进销存...

点击试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