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工程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近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菜篮子”专业市场布局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要立足广州、服务湾区、辐射全国,形成“7+14+7”的总体布局。
据了解,广州共有32个“菜篮子”专业市场,以果蔬和综合类市场为主。目前,广州32个“菜篮子”专业市场中,包含11个果蔬类市场、6个水产品市场、2个禽蛋类市场、3个肉类市场、10个综合类市场。中心城区内“菜篮子”专业市场有20个,中心城区外有12个。广佛交界处是“菜篮子”专业市场分布最多的区域,同时具有沿广清高速分布的特征。
目前,广州已初步形成“一级销地市场+二级销地市场+产地市场”的市场体系。广州共有一级销地市场4个,分别为江南果菜批发市场、黄沙水产市场、广弘冻品交易市场、槎头蛋品批发市场。二级销地市场23个。产地市场5个。当前,广州市“菜篮子”专业市场面临一级销地市场用地规模偏低,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交通矛盾突出、抗风险能力较弱、业态复合度低、产业升级慢等问题。
为均衡布局,向外发展,《规划》提出,要遵循“菜篮子”专业市场的发展规律与趋势,重点优化调整中心城区,引导市场向外围地区集聚,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提升中心城区空间环境品质,腾挪中心城区用地空间。重点结合广州空港、海港、铁路枢纽等重大交通设施向北、南、东三个方向新增市场,拉开一级销地市场距离,提高城市供应链韧性。立足广州、服务湾区、辐射全国,形成“7+14+7”的总体布局。
何谓“7+14+7”总体布局?
7个一级销地市场
中部提升区保留升级2个一级销地市场、内部迁建1个。保留升级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广弘冻品交易市场2个一级销地市场,推进黄沙水产市场搬迁至东洛围地区。以高效交通、高质业态为重点,将中部提升区建设成为面向中心城区、服务广州全域、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产品高效流通消费示范区。
北部发展区新建2个一级销地市场。依托白云机场和广清高速物流优势,以高端化、规模化、大型化为方向,规划建设2个一级销地市场,将北部发展区建设成为面向广州北部、服务广州全域、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市“菜篮子”产品规模化流通示范区。
东部发展区新建1个一级销地市场。依托东部物流枢纽和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库项目,规划建设1个一级销地市场,重点填补广州东部发展区一级销地市场缺失并补充广州肉蛋类供给。
南部发展区新建1个一级销地市场。依托南沙国际物流优势,规划建设1个一级销地市场,重点辐射番禺区、南沙区,供港供澳、服务湾区,建设成为广州市“菜篮子”产品展示交易区和全球采购区。
14个二级销地市场
近期保留太和谢家庄农贸综合批发市场、清河综合市场、天平水果批发市场、白云山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江村农贸综合批发市场等13个二级销地市场,疏解转移广州市花都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重点推进市场规范化、服务智慧化、配套标准化、功能复合化四大升级措施。
7个产地市场
新增3个产地市场。结合现状产地市场服务空白区,在从化北部、从化南部、南沙南部各新增1个产地市场。从化北部产地市场可对吕田桂冠农产品交易市场进行改造升级以新增。从化南部产地市场拟于鳌头镇、江埔街道或太平镇G105国道附近选址。南沙南部产地市场主要依托南沙港快速新建,或对珠江市场、万顷沙综合市场等农贸市场进行改造以新增。
保留3个产地市场。包括现状大罗蔬菜批发市场、石滩三江裕佳市场、西樵市场3个产地市场,重点推动基础设施完善工程、质量安全强化工程、信息化改造工程、产销对接强化工程、优质品牌创建工程五大工程。迁建1个产地市场。即花山红群蔬菜批发市场,现行控规为非建设用地,建设冲突较大,目前已确定迁建选址,正在建设过程中。
关闭1个产地市场。即水沥红葱市场,重点考虑市场主体意愿,且关闭后不会导致白云区产生产地服务规模与空间空白,因此关闭。